
切換區(qū)域
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,多源大數據正在興起,數據驅動研究范式與地理學日益融合。基于個體行為的地理空間大數據可提供對海量個體行為模式的觀察,從而實現“由人及地”的社會感知,支持城市管理、交通、公共衛(wèi)生等不同應用。
據航天衛(wèi)星數據庫顯示,截至2021-12-31,全球遙感衛(wèi)星在軌數量達到了1192顆,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不同需求、不同任務的多層次空間對地觀測系統(tǒng)。
Maintenance of Millimeter-level Geodetic Reference Framework
視覺SLAM技術是現代智能裝備環(huán)境感知的核心技術之一, 是驅動測繪向智能化方向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。
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PNT and Resilient PNT
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面向高質量發(fā)展目標,推動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(yǎng)是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性與戰(zhàn)略性支撐。
為了應對萬物互聯時代天基信息的實時智能服務需求,建設系統(tǒng)聯通、時空融合、服務暢通的通導遙一體化(positioning,navigation,timing,remote sensing,communication,PNTRC)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系統(tǒng),支持各類用戶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時間的信息獲取、高精度定位授時與多媒體通信服務,武漢大學布局了珞珈系列科學試驗衛(wèi)星,用于驗證通導遙一體化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的關
9月9日,在第39個教師節(jié)來臨之際,由廣東省測繪學會主辦、廣東南方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3測繪地理信息教育發(fā)展論壇在廣州圓滿召開。大地測量學家、武漢大學教授陶本藻在論壇上做報告《數字測繪人才培養(yǎng)》。